不识黑洞真面目,只因空间弯曲多
那是一幅无比震撼的画面,在漆黑的宇宙空间背景下,一个复杂的光环绕着一个看不见的中心旋转,这个光环是由黑洞吸引周围的星际物质形成的,称为吸积盘。吸积盘围着的那个黑漆漆的区域,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黑洞。
那是一幅无比震撼的画面,在漆黑的宇宙空间背景下,一个复杂的光环绕着一个看不见的中心旋转,这个光环是由黑洞吸引周围的星际物质形成的,称为吸积盘。吸积盘围着的那个黑漆漆的区域,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黑洞。
如果你仔细观察这次“冲洗”出黑洞照片的整个跨国性项目,它的完整名称叫做——the Event Horizon Telescope(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这里的“视界”翻译自horizon,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地平线”。
黑洞是人类已知最神秘的天体之一,不仅物理上被黑暗笼罩,它们的形成也留下了许多科学尚未解答的问题。但黑洞仍遵循宇宙物理法则,有些答案触手可及。黑洞到底是什么?它们如何形成?如果不小心掉进黑洞,又会经历什么?今天跟着NASA的科学解释,一起揭开黑洞的神秘面纱,看看
但那黑色圆斑之外的吸积盘光芒,反而让黑洞内部的神秘更显深邃 —— 这个连光都无法逃脱的天体,内部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若真有生命能闯入其中,又会遭遇怎样颠覆认知的场景?
近日,该天文台主导的研究团队依托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ALMA),并结合甚大阵射电望远镜(VLA)的天体测量观测,成功揭示了大质量恒星形成区中气体从大尺度流向小尺度的完整过程。相关研究成果北京时间9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Scien
通过NASA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高分辨率观测(2011年首次确认),在距离地球约1.6亿光年的旋涡星系NGC 3393核心区,探测到一对超大质量黑洞(SMBHs),其质量分别为约3000万倍和1000万倍太阳质量,间距仅490光年,是迄今已知距离地球最近的超大